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介绍
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,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、边缘性学科。随着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,学科的内涵日益丰富,环境工程学科已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之一。
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人员。
职业能力要求
1、具有为公众利益服务、环保节能等意识,严格遵守标准规定;
2、掌握与生态恢复、生态建设、生态工程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;
3、能在特殊功能区生态保护及流域管理中应用相关技术;
4、能对常见污染进行调查、监测、分析和综合评价,能进行生态监测;
5、能进行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与处理、3S图件的分析处理,能进行环境数据的分析、处理与统计;
6、能初步进行工程分析、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预测,能提出环保建议方案;
7、能够进行水土保持项目的前期工作,编制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;
8、能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各类工程的维护与业务推广服务。
专业教学主要内容
环境生态基础、环境微生物、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、生态监测、环境工程基础、环境监测、流域管理与实践、区域生态功能及其保护、环境规划、环境影响评价、土壤学基础、普通水文学、水土保持法规、水力学基础、水土保持工程等。
在校内进行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生态监测综合实训;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单位进行综合实习。
专业(技能)方向
水土保持、生态环境